风水学与中国古代建筑(2)
明代北京都城,成凸字形,外城为阴,设城门七,少阳之数;内城为阴,设城门九,老阴之数。 内主外从,故内用九外用七。 依八卦理,变卦中老阳老阴可变异,少阳少阴不变。 内用九为“阴中之阳”,合乎卦理。内城南墙,乾阳属性,城门取象于人,故三才具备。 整个城市宛如一个小宇宙的缩影.全城中轴线从永定门一太和殿一鼓楼一钟楼依次为九里、五里、一里,全长共十五里,正合洛书中线“戴九履一”方位常数十五的理念,这条轴线寓意深远,控制了北京市的规模和容量。 城市数形匹配,犹如八卦矩阵布列,和谐有序,气势非凡,宏阔博大。是世界城建史上罕见的奇迹。以“间”为基本空间单元的中国建筑,都为三、五、七、九阳(奇)数的开间。“阳数设计方法历史悠久,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的<考工记>、《礼记》等已有明确的制度规定,“天子之堂九尺,大夫五尺,士三尺”等等.皇帝乃“九五之尊”,卦象喻为飞龙在天。其大朝的太和殿阔九间(不包两侧的廊道)、深五间为最高规格。而王府的大门开间虽也都是单数,但只能是七间启三、五间启三及三间启一.九龙壁、九龙椅,81个门钉(纵9、横9)的大门,大屋顶檐角的9个兽饰,太和殿重檐四坡顶上的九条脊,紫禁城角楼的9梁18柱结构,紫禁城内总共房间数为9999.5间等等,都隐喻着“九五之尊”的含义。这些都是皇帝和皇宫的专用数据。
运用富于哲理的数字进行奇巧构思,在中国古代建筑中,十分普遍,天坛用数字进行的寓意设计,也是一个典型代表。
天坛主体建筑的祈年殿,为向天祈祷风调雨顺,以求丰年的圣地。三重圆顶攒尖、殿宇坐落在三重圆形汉白玉台基之上,三三见九,高九丈九,此乃重九之复,阳极之数,均喻九重天,无尽之间。数形相配,意境油然而生,足见设计之巧思功力。祈年殿内空间的内环4根柱表示四季,外环12根金柱表示一年十二个月,12根檐柱表示一天十二个时辰,此双十二之和表示一年二十四个节令,全部柱数28根表示二十八宿。构架上36根枋桷短柱表示三十六天罡,72根连檐柱表示七十二地煞。 斗换星移的时光流转都作了详尽的表达,使得祈年殿宛如一座“时间的建筑”。
天坛的另一重要建筑一一圜丘,是为皇帝祭天之处,露天而设,坛而不屋,其建筑艺术表现力并不求其形,而在于面对空旷的自然环境,利用烘托渲染环境的手法及阳数的设计手法形成一个“阳性场”来充分加以展现。整个环圜丘台均采用奇数或曰阳数、天数来进行精心设计.三层阁台利用重复天的母题造型,而各层台面铺石和栏板的数量则均以阳九光基数,头层台中心为太极石或日天心石,外九重扇面石,每重石板数按力的倍数增长,则一九、二九、三九 至九九之数,其余两层均如法推算栏板的数量,上层为八“九”之数,72块:中层十二"九”,108块:下层二士“九",180块.总数为360块,正是周天象数.坛的直径尺寸各层分别为九丈、十五丈、二十一丈,含“三三”,“三五”,“三七”奇数等差规律,计四+五丈,含“九五”之特义,喻飞龙在天,乃示八卦中乾卦的帝王之尊的爻题在浓烈的天数氛围中可以想像到天人感应所赋予皇帝一个“天”的场所精神。可以说圜丘是一座“空间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