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的思想

发布时间: 2018-07-27 浏览次数:

   从三才三道成卦来说,天象地法人观配成组合,而人观(亦即人道)是最主要的,这就是易所说的二、五之精。天地法象只是外界,但天人关系也包含显示在这里,至为基本,不可忽略。从易卦取象来说,远取诸物,近取诸身,这也就很自然会形成历史中万物皆备于我一类的儒家认识。孔子对弟子说多识鸟虫之名,也能反映上古博物之学与易的关系。从今天遗留的《尔雅》诸文献也能得到参证。每一卦中,自然之象与人事之象一一对应,非常整齐,绝无例外。这说明什么呢?首先它表明中土思维的传统,重心搁在人文,而非自然物界,这一卦义现象直接就能说明、回答近代以来提出的科学问题。自然之象即物象,人事之象即义象。在这里,就有知识与认识的一层“别同异”。所谓知识,以单纯物理的最为典型,比如对一株植物,是草本还是木本,倮子植物还是贝子植物,菊科还是蕨类,门纲目科属种等分类都要清楚,这是知识。但由这一植物而说:生命之本根、大化之流行……这是认识。亦即在物上取义,取义可以是玄学的,可以是实学的,又有种种不同。中夏学说传统之认识根性,尤为我们所应仔细厘清的对象。这是性质上的正类别同异。关于取象命义,最可直接结合论述的即先秦名学中的大取、小取,在论文中我们会谈到。
  易卦虽然是一般性的,但并不是一律性的。易之三义,变易、不易在这里就得到很好的说明。关于一般性与一律性很值得讨论,因为人文生活由于两者混淆不清发生过严重影响。一般性只是从知识事实上论的,但一律性则显系人为强制的结果。而且两者一旦作人为的偷换,负面作用就会很大。人都是要死的,这是一般性。但却没有理由说,人都必须死、都去死,这就是一律性了。人类社会及历史,经常是通过一般性来偷换地赋予一律性以天经地义的特权和充足成立理由,结果就导致对人类群体的欺骗和愚弄。因此一般性与一律性的正别同异关系巨大。周易卦爻中涉及一般而不一律的地方随在都是,易本身的变动使用,说明没有一定的东西可以固定下来,一切都是随时变转的、非固宜的。道家讲虚无,说明中国的人文是非常老的,也只有虚无是剥不掉的。从这里说,所谓无极太极者,也只是虚极、虚其极。因此义理上也就成其为轻重的根据,这些都是应该透彻的。也正因为虚无,所以“反”一下便有神明之说,而神明较之高明,更成为人文的潜台词,一般是不挂在口头的。
  周易从它的始源来说,是事功的,这一性质一直延续下来。中国传统士大夫的史观也总是通过易义来传达。著名的例子有明末王夫之与黄宗羲等(如观卦、明夷卦等等),像需卦爻辞中说有不速之客三人来,与文王被囚羑里的处境就很相贴。这些当然都还是细节,主要是易的唯知与能的核心观念。简单说,就是古人有一个期望值,想通过对易的掌握,在知能上达到最高可能。即使不是全知万能,也要多知多能,易与史的关系始终是中国人文史中最生动的一对组合。所谓趋吉避凶,说明占卜的原始冲动首先还是安全感与稳定感的求得、获得。但是易本身并不负责太具体的告诉,主要只是指示一种意见,而且其结果会因人为而发生阴阳变转。究其原因就是易很好地占据和控制了百分之五十这样一个基础概率,所以我们如果从数学性上来分析地观看易的各种节目,就不会有神秘感的猜测。这说明知识上的透彻,对所以然的要点的把握,是破解各种迷信的玄说的关键。也就是说,根本无所谓迷信,只是理路上是否打通了。先秦易更单纯,没有后来历代堆叠上去的方术色彩和民间色彩,这是须说明的。从知能与体例的关系我们也可以知道,知识是有限的,“知道”才是无穷的。知识与知道毕竟有区别,知识只是提供一个基本的框架。比如数学,应用算题可能无穷无尽,但数学本身却很基本。周易的情况也是这样,它的元件符号只有几个,但它的施用则极繁。所以论文的基本观点恰恰是探讨周易的有限性(如体例)能缩在一个怎样的“限”内,这是易之体,正好与易之用相对称。易的至大肯定是用上面的,不会是体上面的。
  笔者在九十年代中期曾写有易学论文二十多万字,但不成熟,也不完整,这一次研究,是希望写出完整的周易基本思想,主要是为了讨论知识与思维上的问题,由近而远地推进,方法上的统一是很关键的。配合易的研究,笔者准备了四篇相关论文,这些论文都承担了一定的分工,都有其特点。《说文表数字中的思维》是讨论易数与作文造字之间的关系和义理连结,把易学与字学统一在一起,文字初始与画卦的血脉关联是一目了然的。如果说六书出于自然的话,那么剥卦也能说明,诸子出于王官,也就是出于自然的,即诸子出于上古人文剥卦之自然。《周易解释义理对观两点》是将历史中两部最典范的周易解释文本《周易正义》与《周易本义》放在一起比较,围绕孔颖达与朱熹对周易一阴一阳的解释,拎出理一分殊与无一相形两点,讨论理一与无一的问题。所谓无者,上代学说中普遍之无为、无心、无名、无功、无形、无体……一望而可知无的实在地位,非玄玄之空言也。理与无,作为贯通大时段人文学说之“关键词”(如理学时代七百年,等等),不容恝置。《周易说卦传中的类问题》是将易学与名学连通起来,与上面易学理学的连通相配合,把传统思维领域的三大:易学、名学、礼学接在一起,这是作文的背景考虑。说卦传中纷繁离奇的类的排比,最能说明中夏体例思维的特性。这就是说,如果把说卦传这一个范例了解透了,那么以后再来读解华文化中的类连结就不会有障碍。论文正是要说明这一层。《宋人著作中的范数系统》是一个补充说明,这是把历史中因周易而派生的一些名范著作选择几个显要的例子,如司马光的《潜虚》,蔡沈的《洪范皇极》等,就其基本意思和主旨加以说明。指出范数系统作为“思想地”把握自然与人文全体的意图的表现,这一实质,是古人思维中的核心支柱,其地位不容置疑。这一传统的形成是连绵的、必然的,自然无奇。这些单篇论文是整个论文有效的配合和注脚。